如何为经济服务让好项目快落地、早落地、早出效益,安义生态环境局以“三在前”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审批效能,做到服务环境“优”无止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开春第九届江西(安义)铝型材博览会上现场签约10个项目,总金额7.35亿元。
一、服务项目想在前
宁可自己多跑路,不让企业走弯路,尽量提前介入,与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建立联动会商机制,在招商过程提前介入,通过现场指导、面对面交流、电话微信沟通等多元化方式,组织审查人员和专家答疑解惑,对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项目一律予以制止,避免政府招商浪费精力,2024年共提前介入提出建议60余份,否决项目5个。前不久石鼻镇引进的一个废旧轮胎加工企业,老板到辐排股咨询这个项目可不可以落到万埠镇地区,需要办什么手续?辐排股负责人根据项目情况,主动跑省厅沟通,并以书面函形式答复企业,让企业在选址问题重新考虑,避免项目落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项目老板从内心表示感谢。
二、贴心服务干在前
项目落户后,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联络部门对接,指导建设单位运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照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做好项目前期方案论证,优化选址、选线,为项目落地提供服务保障。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化工集中区规划环评主动争取省厅和市场的大力支持,服务主动靠前,高效高质量完成了安义化工集中区规划环评审查,为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好园区环境风险防控提供了保障,为等待落户企业的赢得了建设时间。
三、方式创新跑在前
为了让项目落地节省时间,在审批时间上从快,从审批方式上从简,所有审批项目组织审批人员会同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并联推进受理评估,将以往先评估后受理的模式改为边评估边审批的并联模式,在公示、踏勘、评估、修改等环节并行推进,打破了传统审批模式的束缚,实现了多个审批环节的同步推进,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将权限内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提速到5个工作日;同时,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指导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在江西省政务服务网统一申报、受理、审批,实行环评审批全部“一网通办”,让群众不见面办成事。
下一步,将进一步以改革为动力,创新服务方式,改进工作作风,让服务环境“优”无止境,助力经济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