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安义县市监局
2024年,安义县市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市监局的精心指导下,锚定“拼争‘四个第一’,建设‘五个新安义’”发展目标,紧扣县委、县政府“奋进勇争先,安义善作为”活动主线,按照“坚持政治引领,加强监管执法,推进质量强县,强化服务发展,牢守安全底线”的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中心大局,迎难而上,敢做善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政治引领
1.聚焦聚力党建示范引领。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了党组织软硬件设施,加强了党的理论学习;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清单;推动了非公党建,完善8个“小个专”基层指导站建设;高标准通过党建考核。2024年,开展了党纪学习主题教育,召开党员大会28次,举办“双周大讲堂”8次,主题党日活动28次。召开民主生活会7次,自查自纠违纪风险点24条,制定检视问题整改措施24条,已全部整改到位。
2.从严从紧落实管党治党。全面履行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着力抓好“一岗双责”;持续纠“四风”,常态化开展了廉政警示教育;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小鬼难缠”整治行动,改进窗口服务,规范行政执法;扎实开展了市场监管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巩固巡察整改成果,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24年5月至12月,我局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针对在“6+N”、12315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中履职不力的,“四种形态”处理和政务处分16人次,向县纪委移送线索5条,集中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3.用心用力建强干部队伍。定期组织干部培训,开设“市监大讲堂”;选优配强基层干部,优化组合机关干部;加大人才引育,推进人才回归、组织开展半年一述、年度考核等活动,全面考核干部的工作表现、业绩成效;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组织文化活动,增强干部的凝聚力。2024年,招录公务员8人、事业干部2人,选调干部1人;开展党员干部轮训、专题党课等学习80余次,参加人员1200余人次。
(二)加强监管执法
1.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6+N”专项行动,查办校园食品案件4起、肉类产品5起、液化气充装2起、药械质量安全2起、殡葬领域1起、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7起,结案6起、不合格电子秤9起、12315投诉举报回头看22起。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无证无照经营、虚假广告宣传、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认证认可违法行为等领域的监督执法力度,打击震慑违法经营行为;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强化传销监测执法,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安义县继续保持传销活动零记录。全局共办理各类市场监管领域案件303件,罚没款221.5万元。
2.开展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全力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2024年,共办理“铁拳”案件172件,罚没款189.27万元;开展民生领域计量器具监督检查,共检查电子秤589台、加油枪104把、眼镜店14家、9台粮食领域地磅,发现问题秤5台,均立案处罚;开展医药领域腐败整治,加强行纪结合、行刑结合,摸排商业贿赂线索8条,立案3起,结案1起,罚没款22万元,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份,现已全部整改完毕。
3.推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规范星级分局建设,针对我县市监局基层分局基础薄弱,通过积极打造,完善软硬件建设,我局所属六个分局面貌焕然一新,鼎湖、万埠两个分局获得“三星分局”荣誉称号;推动快检室自建自营,2024年共投入40万元用于完善食品快检室建设,通过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等活动,共快检食品52批次,充分发挥了食品快检在食品安全的前哨站作用,6月,我县快检室作为全市唯一自建自营的食品快检室获市局的高度肯定。
(三)推进质量强县
1.质量强县取得新成绩。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质量强县领导小组,推动安义建设质量强县。率先在规上企业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全县规上企业258家已配备首席质量官;建立安义县政府质量奖培育库,共有7家企业入库;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3家“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5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7家市场主体加入12315平台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单位(即ODR),获评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1个;率先开展铝型材产业链质量提升试点,帮助华舰、金凤凰铝业等20家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史可副省长高度肯定。
2.品牌商标取得新突破。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全县共新增“江西名牌”产品20个,推动了“安义瓦灰鸡”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积极组织中泰来、奋发、巴菲特3家企业申报初、中级标准化创新型企业,8家企业参与“江西绿色生态”团体标准研制;引导巴菲特、中泰来、晶安高科、奋发粘胶4家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6个、行业标准2个,帮扶锐之杰公司成功入选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
3.“安义门窗”推广运用取得新进展。按照“公司+基地+服务中心+从业者”的经营模式,全力推广“安义门窗”商标品牌。一是成立江西安企门窗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品牌推广运营,实施市场化运作;二是聘请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幕墙门窗研究中心编制“安义门窗”品牌产品的规格、尺寸标准,以及质量、安装、服务体系标准编制,现正在进行团体标准发布相关程序;三是聘请北京中金浩公司对“安义门窗”品牌进行价值评估,价值42.23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安义门窗”品牌效应;四是加快“安义门窗”商标海外布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安义门窗”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申请,目前,已收到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马德里)下发的《“安义门窗”注册证明书》。
(四)强化服务发展
1.优化“市场准入”服务。积极推进“一照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实行企业开办全流程“3小时”办结制,对新业态实施容缺受理,全力服务总部经济、新经济产业园企业落户。2024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767户,其中:企业1381户,个体23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新增投资类企业92户,纳税2.37亿元,累计入户银行资金33.99亿元,为金融活县增添动能。
2.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争取市局支持,设立了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安义工作站,为我县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全县新增专利347件(其中:发明36件,实用新型283件,外观设计28件);争取了园区专利转化运用项目(项目资金25万元),承接高校、院所转让专利10件、专利许可备案13件、专利导航4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71亿元,完成专利产品备案企业31家;服务9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政策奖补73.3万元;争取了市局“铝型材产业专利导航”项目(项目资金30万元),助力我县“3210”行动。
3.实施信用新型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249项,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100%,检查实施清单同步率达100%;录入监管动态488条;监管行为覆盖率已达99%以上,双随机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达100%,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达99.94%。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机制,归集各类企业信用信息,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2024年共归集各类信息7057条,其中:行政处罚21条、行政许可1312条、检查信息3335条、扶持信息1712条、备案信息105条。多渠道宣传、提示、服务市场主体,快速推进年报公示工作,企业年报率99.05%。鼓励企业经营再出发,为132户企业、653户个体户办理了信用修复,激发了活力。
(五)牢守安全底线
1.食品安全形势始终稳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压实行业、属地、部门、主体“四方责任”。开展了校园食品、肉类、外卖餐饮整治和批零住餐“大排查、强规范、促安全”等专项行动,共排查、整改风险隐患516个,处置学校食堂鼠患告警信息18条,办理食品案件103起,罚没款111.6万元,刑拘1人;抽检食品544批次,快检3981批次,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6.8%;完成第八届铝博会、龙舟赛、米粉节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全年未发生较强及以上食品安全舆情事件。
2.药品安全工作明显提升。围绕“防范风险、查办案件、提升能力”工作要求,推进全县“两品一械”安全巩固提升。组建了112人的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立了全县36家零售药店的“一店一档”监管台账,打造了13家化妆品标准化店;开展了医疗器械“过票公司”、药械质量安全及“回流药”等专项行动,注销医疗器械空壳企业76家,排查违规经营化妆品8家。2024年,共办理“两品一械”案件23件,罚款21.4万元,移送案件线索3条,药品安全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3.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严格落实工业产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全县9类31家生产经营企业配齐了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开展了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儿童用品、燃气等整治行动,共抽检电动自行车、燃气具等重点工业产品46批次,办理产品质量案件20件,没收电动自行车19辆,罚款18.4万元。
4.特种设备安全总体平稳。全面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开展春节两会、五一、中秋国庆和铝型材熔铸车间、城镇燃气、电梯、叉车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全县2家燃气充装站进行监管,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全年共排查风险隐患202个,查办案件16起,罚款25.2万元。
二、工作亮点及做法
1.以“安义门窗”集体商标为依托,做大做强门窗产业。安义是铝材之乡,从90年代后期,安义人就开始从事铝合金门窗行业直至现在,有18万在外从事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目前,安义铝型材门窗产业集群在全省百亿产业集群排位16,全国铝型材产业集群排名第二。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标准化、规范化还没落到实处,有低质低价的竞争产生,2022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申报“安义门窗”集体商标,并于2023年12月获批。2024年,我们着力在商标、品牌上发力,大力推广“安义门窗”品牌产品。一是从经营模式入手,成立了江西安企门窗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服务中心+从业者”运营思路,建设在外门窗服务中心,赋能安义18万在外从事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的从业者。二是从产品质量入手,积极开展铝型材质量提升行动,对铝型材、隔热穿条、粉末喷涂料、钢化玻璃等门窗产业链产品进行抽查检查,通过问题促改,提升产品质量;三是从标准建设入手,制定了“安义门窗”产品、质量、服务体系标准,正在申报团体标准,落实门窗“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安义门窗产业,得到广大铝型材及门窗企业积极响应。
2.发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作用,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我县企业的发展,有的企业房产证、土地证都已抵押,若还需要贷用资金,没有抵押物。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就是一条创新举措,我县积极对接市局启动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主动作为,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力争证券化项目服务更多企业。一是依托日常走访摸排,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库;二是通过召开知识产权证券化宣讲会、上门宣讲等方式,帮助我县企业了解证券化融资的优势与潜力;三是加强对接服务,减环节、优服务、低利息,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为晶安高科、锦鹏等12家企业新增贷款1.31亿元,参与企业数占全市的75%,节约融资成本260万元,有效盘活了企业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实现低成本融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推行行政执法听证制度,促进案件高质量办理。听证会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通过听证程序,行政机关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案件情况,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涉案主体可以更加的知法、懂法,认罪认罚,避免重犯。但在实际工作中,《江西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2021年6月修订以来,我县没有很好的运用听证制度。2024年,在查处市检察院交办的未经检疫猪肉案件中,因涉案主体点多面广,共有11个中小餐饮店,社会影响较大,经营者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不知法也不懂法,部分人是受到批发商欺骗,才购买猪仔肉,绝大部分涉案主体不理解、不配合,导致案件推进难度大。我们通过召开9场听证会,挨个进行法律法规宣贯,听取涉案主体心声,加以综合分析研判,作出合法合理处罚决定,11家涉案主体全部认罚,并落实了整改,没有发生1起因猪肉处罚引起的舆情事件,很好的发挥了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促进依法行政与民主决策作用。通过这次案件查办后,了解了行政处罚听证会的作用,我们建立了行政执法办公室、听证室,鼓励执法人员规范执法。11月5日,县市监局代表我县迎接省政府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专项检查,得到了省政府高度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
1.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需要加强业务技能提升,市场监管点多、面广、任务重,监管能力相对不足,工作难度较大;对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监管方法不多,对殡葬领域乱象、电动车充电价格等民生领域关注不够,存在执法监管不能到位的情况。
2.市场主体质量层次较低。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市场主体的活力不足,企业整体质量不高,注册资本亿元、千万元、百万元的企业分别为102户、1152户、4976户,占企业总比分别为0.87%、9.79%、42.29%,百万元以下企业占比接近一半,大企业少,小微企业多;县域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不大,铝型材等传统产业企业居多,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不高,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创新发展不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不多。
3.企业安全意识不够强。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时有安全隐患出现,对企业落实“三品一特”主体责任还要加大督促力度,提高企业安全意识。
三、2025年工作打算
1.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局党组、各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软硬件设施;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动非公党建工作,完善小个专基层指导站建设;全面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廉洁纪律警示教育,巩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改进窗口、监管、执法等重点岗位作风,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加大政务服务改革,推广企业“一照通办”和个体指导帮扶,落实新经济产业园、总部经济容缺办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市场监管免罚、减轻、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维护企业合法知识产权权益,助力“安知贷”惠及更多企业,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进一步深化质量强县。深化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夯实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标准体系基础,提高全县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打造“安义绿色生态”品牌,着力在“江西名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上发力,推动更多企业实现品牌发展。
4.进一步抓好品牌建设。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为引领,鼓励企业创新创造,切实提升我县发明专利拥有量;抓好品牌商标创建工作,争创更多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助推我县产业打响知名度,增强影响力。
5.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推动基层分局规范化建设,提升监管智慧化,有力推进责任压实、风险排查、专项整治等工作,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巩固全县市场监管领域平稳态势,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