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万埠镇周六赶集,集市熙熙攘攘,万埠镇城管队员巡查至一处摊位旁时,发现一只孤零零的棕色背包躺在地上。打开一看,包内整整齐齐码着2500元现金,还有身份证、医保卡等重要证件。“这么多现金和证件,失主得多着急!”城管队员立即将背包送往万埠派出所,一场关乎老人“救命钱”的紧急行动悄然展开。
另一边,七十多岁的王老先生和老伴赶集回家后,突然发现随身背包不翼而飞。老两口急得直抹眼泪,颤巍巍沿路寻找未果。而此时,万埠派出所民警已通过证件信息锁定失主身份,多次拨打王老先生电话却无人接听。“老人可能不习惯随身带手机!”民警灵机一动,转而联系其儿子。十分钟后,正四处寻包的王家人接到电话:“包在万埠派出所,随时来领!”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王老太太紧紧攥着背包,眼眶泛红。原来老两口在集市采购时,背包从三轮车缝隙滑落却浑然不知。看着分文未少的现金和证件,她拉着城管队员和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这都是攒着买药的血汗钱啊!”
这场暖心救援,映射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灵敏度。城管队员化身街头“鹰眼”,民警秒变数据“尖兵”,从发现失物到联动寻人,每个环节都无缝衔接。 一只背包,半小时,两份职业的接力奔跑,托起的是群众“稳稳的幸福”。当“城管蓝”与“警察蓝”在街头巷尾交织成守护之网,那些关乎百姓柴米油盐的“小事”,便成了丈量基层治理温度的“大事”。这样的故事,正让万埠镇的春天更添温情。